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鈞釉紫斑小碟

兩個紋飾手法不同的小碟 隨興的線條,是化學性的時間軌跡形成。 隨意的點灑 資料待補 真的不誇張,查了一下午的鈞窯、鈞釉,就是沒找到類似的物件,連kiwi都有山寨版。
最近的文章

青白釉鐵花荷葉蓋罐

鐵鏽花是使用毛筆點畫紋樣在蓋罐上,淺淺的青白釉色,猛一看以為是白釉,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得出是影青,胎骨厚重,樣式一看就是元代風格,讓人想起日本人喜愛的龍泉飛青,一樣是褐色釉斑,但是比較濃烈些。 元代景德鎮窯瓷器  https://twgreatdaily.com/497027981_120500588-sh.html https://www.antiquekeeper.ca/?product=%E9%9D%92%E9%87%89-%E9%85%92%E5%A3%B6

鈞窯紫斑雞心蓋罐

鈞窯紫斑雞心蓋罐 https://twdaily.org/zh-hans/6c945b8c10dca4864433b414476a8036.amp 一色 | 馆藏之钧窑青釉鸡心罐,文房件?茶器?or 酒器?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7981759 雞心罐名稱來自造形似雞心,主要流行於金元時期的北方地區,以河南鈞窯天藍釉玫瑰紫斑最為著名,上窄下寬,罐口收斂,下腹漸豐,罐内外皆施釉,底足内亦有施釉,釉汁肥厚晶亮。 以上的敘述與收藏的心雞蓋罐一致。 至於它的功用應是為便於取用內儲物而設計,大部份所見的雞心罐少有蓋子,一直以為本來就沒有蓋子,與點茶時放置竹筅的容器型式很相像,後來找到杭州一色美術館雞心罐探討文章,看到宋代備茶壁畫照片才知道它可能是搗磨粉末時使用的容器。 抹茶的秘密——日本茶筅 https://read01.com/KD3jax5.html#.Yz77YHZBycQ  

醬釉雙繫纏枝印花注子

  雙繫纏枝紋 類似青白瓷胎底但較厚實感 依據網路上找到的資料,較相近的窯口為福建蒲城縣大口窯。 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id=6643&cid=153   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id=16352&cid=191 浦城窯,屬於中國名窯之一,建於南宋時期,屬於青白瓷窯,大口窯醬釉瓷魚簍紋執壺便是其出品的瓷器。烧造年代约为北宋中晚期至元初期,兴盛于南宋,器型多模印,且模印纹饰较为立体清晰。大口窑是闽北重要外销瓷窑场

白定嬰戲三多印花笠盞

 白定嬰戲三多印花笠盞 元陶瓷大全定窯系  https://www.wikicc.cool/archives/2845/ 定窯系定窯瓷器的裝飾 北宋晚期絲織品盛行嬰戲紋,定窯印花器中也有嬰戲紋。窯址出土標本和傳世品中有嬰戲牡丹、嬰戲蓮花、嬰戲三果和嬰戲蓮塘趕鴨紋等。其中嬰戲三果紋比較少見,三嬰三果間隔排列,纏枝佈局。三果為桃、石榴與枇杷,三嬰姿態不同,雙手均拽樹枝,一騎於枝上,一坐於枝上,一立於枝上,赤身露體,肌肉豐滿可愛。 偶然撿到這個定盞,在拍照時才發現是嬰戲三多,開始又認真翻將近三十年前的宋元陶瓷大全時看到關於紋飾的敘述,驚覺這是神巧合啊!難道仿做人很認真的把陶瓷大全都看過了嗎? 第二章 「嬰戲圖」的發展歷史  (如何找到整完的全文?翻試很久竟不成…殘念) 嬰戲圖從漢朝代早期母與子的題材中,經歷魏晉、隋唐五代、到北宋初年 才有正式的發展,至南宋而鼎盛,此後各朝繼承此風,但內容表現與情感刻劃, 卻少有超越的。 http://www.yamore.com.tw/DG/Feature_Connection.php?ArticleNO=NzIy  

啃書趴網隨記。定窯

宋元陶瓷大全定窯系 https://www.wikicc.cool/archives/2845/ 定窯始燒於唐,受邢窯影響,燒瓷地點: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川村,曲陽縣宋屬定州,唐末、五代為義武節使駐地。 1920年代葉麟趾第一次進行定窯調查,早期標本,有平底淺身碗,外施黃釉裏施白釉,胎厚重,具唐代早期風格;稍晚白釉碗多做45度斜出,碗身較淺,寬圈足,胎較平底碗薄,裏外施釉,為唐代後期形式。 所謂「麟趾」,「麟」 指的是麒麟,為祥瑞之象徵。而「麟趾」與「麟子」諧音,引申為皇室貴族子 弟之意。 曲陽縣誌著錄有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記碑,五代後周顯德四年立碑"使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殿中使御史充龍泉鎮使鈐轄瓷窯商稅務使馮翱...可知五代後期商品瓷產量眾多 使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兼殿中侍禦史充龍泉鎮使鈐轄瓷窯商稅務使馮翱 https://m.biquge.pw/txt/273444/8896187.html 帶紀年銘文的定窯瓷器顯示至金代仍繼續燒製白瓷,澗磁村窯的燒瓷歷史始於唐終於元。 刮釉疊燒具有北方地區金代瓷窯裝燒特色,粗白碗心書寫及點紋也具金元特徵。 澗磁村定窯遺址 https://baike.baidu.hk/item/%E6%BE%97%E7%A3%81%E6%9D%91%E5%AE%9A%E7%AA%AF%E9%81%BA%E5%9D%80/10520910 北宋早期以前窯爐以木柴作燃料, 北宋中期以後窯爐燃料用煤, 唐五代產品粗細摻半,青白兼有。較粗的瓷器胎質粗而色灰,比較厚重,胎上一般施一層白色化妝土,表面施白釉或青黃、褐綠、黑色釉,有的 瓷碗 外表施青黃、褐綠、黑色釉,而碗裏面施白釉,施釉較厚,多不到底,常有流釉、積釉現象。   北宋時期一般白瓷器都用優良瓷泥制胎,基本上不再生產需用化妝土的粗胎白瓷器皿,青黃、褐綠、 黑釉瓷器 明顯減少,細白瓷器成為主流。 裝飾仍較簡樸,多素面,部分器物沿用模印、貼花、劃花紋飾,刻浮雕式蓮瓣紋比較流行。產品裝燒方法仍是匣缽仰燒, 五代至北宋早期 定窯白瓷 燒製日臻成熟,“官”、“新官”款器為這一階段優質白瓷的名作。 北宋中期以後定窯優良瓷料得到大量開發,白瓷產量迅速增長。中期的碗盤等口沿一般有釉,釉色微泛黃,説明當時覆燒技法尚未普及, 早期流行的花紋,包括刻浮雕式蓮瓣紋明顯減少,有深淺刀鋒效果的刻